兼听则明 清官难为 齐景公继位之初,浱晏子去治理东阿边陲。不曾想,晏子到东阿三年后,竟然名声很坏。景公召晏子回来训责:“寡人以为先生的才能,治理东阿不在话下,可如今东阿乱得不像样子,你回去以后好好反省一下,寡人要大大责罚先生!”晏子见景公大为不悦,作礼谢罪道:“晏子知道自己的过错,请自给臣一个治理东阿的机会。”景公答应…
今天读到一首唐朝白居易写的关于老百姓田间割麦子的诗,很有些感触,发出来和大家分享。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宋词,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提起这首词大家第一印象往往是浪漫、温婉,包括由其改编的流行歌曲亦是如此。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对比我有不同的看法,且听我的解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解读:明月即明镜,明镜可洞察一切。青天代表公正,比如常用来形容清官。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②而窥③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④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⑤归,其妻请去⑥。夫问其故⑦,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⑧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⑨。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
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他写三千三百多字长信给王安石,反对变法。《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复信,来信和复信,显示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主要政治分歧。这两封信都是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有用史料。在复信中,王安石撇开来信列举的种种具体事例,而集中力量分辨名实,申明变法是“受命于人主…
诗佛王维有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即求佛前与求佛后。那么有哪两首诗最能代表这两个王维! 老槐以为,最能代表求佛后的王维的著名诗篇,当然是上期赏读的《山居秋暝》;最能代表求佛前的王维是哪一首?凡熟读王维者,都会赞成那首苍凉雄浑,千古壮观的《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是王维三十多岁时轰动大唐诗坛的经典名作,其名句“大漠孤烟直,…
慧学的王《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饮 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分析】《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