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 释 红树:此处指开满红花之树。 长郊:开阔平远的郊外。 诗词简析 此首是《丰乐亭游春三首》之三,如果说第一首传达了欧阳修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那么这首则传达了游人共同的爱春惜春之情,我们来看一下。 “红树青山日欲斜…
西江月 《西江月》,词牌名,西江月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西江月”的由来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吴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西江月·夜行黄…
篇一: 拼搏奋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谁不想尝试成功的滋味呢?作为一个成功的追求者,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是一步登天,而是要经过无数次考验、无数次磨练,精心浇灌娇嫩的“成功之花”,才可能收获这朵“成功之花。 记得有一次,妈妈告诉我要去参加古筝比赛,我那激动的心情像一股清泉流泻下来。但是,要想成功,可不是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感受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 走进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
这世界太多,人来人往,太多相遇,太多离别。 我们活着,就像漂泊在海上,总找不到停泊的口岸,找不到同行的鱼儿,于是你愈发孤独,越发迷茫。 直到一天,你遇到他,他身上的味道最好闻,他笑起来的样子最好看,他陪着你的时候,你从没羡慕过任何人。 从此以后,这辈子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这一刻,所有的星星都落到你们的头上,所有的阳光…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核舟记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①诗题一作《游小园不值》。不值:没有遇见人,这里指没有进入花园。值,面对、遇到。 ②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据《四朝闻见录》曾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人,本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
1、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是白居易冬至日居住在邯郸的一家客栈中所作,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行之人的怀亲之情,却说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2、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 阮阅 …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