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六七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说不准一眨眼的功夫就黑云压城、雷声大作,暴雨瓢泼。甚至有的地方,山那边在下着雷雨,山这边却艳阳高照。夏季六七月的天气变幻无常,可谓是让人防不胜防。夏季的雨也往往来势汹汹,下的是既骤且疾,雨滴又大,打在身上生疼。雨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阵瓢泼之后,转眼又回归…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比较看重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里选择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等活动,当然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也是我国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一个节日。 在特殊的日子里,古人通常会吟诗作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自然少不了有关清明节的古诗词,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就是杜牧的这首《清明》: 清…
辛文房白居易传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 钓鱼人一蓑归去。 【分析】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
手上有一套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古文观止》,因为做中学生时参加一个作文大赛,拿到了县里一等奖,当时在我的那个籍籍无名的乡村高中引起了轰动,校长专门召开全校学生大会,给我颁了奖。奖品是一套《古文观止》和一本歇后语词典。 我是那时开始看《古文观止》的。这个上下册的版本有注,有译文,倒是适合我这样文言功底不好的中学生看的,但是…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原文 顾荣居洛阳,尝①应人请,觉②行炙人③有欲炙之色④,因⑤辍己施焉。同坐嗤⑥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⑦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⑧,每经⑨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 尝:曾经 觉:发觉 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炙,烤肉。 色:神色,脸色。 因:连词,于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年轻的时候曾游历江南。后来,在唐穆宗长庆二年任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任苏州刺史。 苏杭一带的美景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后,时常追忆起风景秀丽、人物风流的江南故地、心潮澎湃,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那么的美好,它是我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