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④暮,反⑤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⑥于身。其阴逾⑦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消暑,避暑。 孤林:单独的一棵树。 徙衽(rèn):移动卧席。徙,迁移、移动。衽,席子。 及至:等到,到了。 反:同“返”。 濡(…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qui归)(今陕西渭南县),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是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一生以迁江州司马分为前后两期。早期仕途上一帆风顺,二十五岁中进士,为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政治态度积极,屡次上书指摘时弊,以至…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不觉已是初冬,北方许多地方也下起了雪,今天便和大家分享纳兰性德在羁旅途中写的一首《长相思》。 关于作者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原名纳兰成德,避当时太子“保成”…
“双11”决战已经鸣金收兵。各大电商平台、品牌商家的战绩将陆续出炉,极有可能再创新高。不过,历经多年的“第1分钟以X元打破纪录”“第1小时以X元打破纪录”“第N小时打破去年全天纪录”等时间轴战报,公众对再创新高早已审美疲劳,仅剩的兴趣也只有猜猜新高还能有多高。 “双11”自2009年诞生至今已13年了。在自然界,这个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 笛声喑哑,作者不得不努力寻找它来自何处;客观上来看,笛声如果散入春风,极有可能就飘散不见了,但作者把笛声想象成有形的事物,散入春风并且飘满了整个洛阳城。 后两句,作者想象洛阳城中的客居之人听到了…
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观念,溯源于远…
晋献公欲伐虢,虞公昏庸贪婪、迷信宗亲同意借道埋下祸根 宫之奇苦劝谏,比拟唇亡齿寒、桓庄前鉴难改圣意测准灭国 事记: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颊…
众所周知,贬谪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与此相关联的贬谪诗词,则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对于文人而言,贬谪代表了仕途的不如意和人生的转折点,但贬谪往往也是文人创作的契机。如柳宗元的千古绝唱《江雪》,便创作于他被贬永州期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便是唐代诗人元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