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有很多描写自然之美的诗篇,《山居秋暝》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
今天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朗读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3、感悟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人。北宋哲学家,是理…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52首古诗词 《浣溪沙》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白话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399首古诗词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古词今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注释解说: (1)渔歌子:原是曲…
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诗,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像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千古名句,的确是如画一般,读完便能让我们在脑海中呈现一幅生动的画面。 其实,不仅王维的诗如此,诗圣杜甫的很多诗,也是如此,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便指出了这一特点,说杜甫的很多诗,是“以诗为画…
七绝这种形式,是唐代最受欢迎的诗体之一,涌现了许多写七绝的大家,其中,盛唐的李白、王昌龄是巅峰,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也是七绝的高手,而中唐七绝,则以刘禹锡的成就最为突出。 一、《秋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共有两首,这是第一首,曾被选入高…
《论语》全文注释、翻译、评析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
猫 我家养了一只猫,它的相貌很有趣,性格古怪,而且还很淘气,我很喜欢它。 它的头圆圆的,就像一个小篮球。它的毛都是花色的,毛茸茸的,摸上去很暖和,很舒服,所以我就叫它“小花茸”。“小花茸”的眼睛炯炯有神,而且会发光,白天它的眼珠黄黄的,黑夜就会发出绿色的光,就像绿色的小灯泡。“小花茸”的耳朵是三角形的,听觉可灵了,一有…
晏殊的一首《踏莎行》,成就了“送行”词中的千古杰作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準(同准)创制。 相传,北宋政治家﹑诗人寇準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游玩踏青,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