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②?”子路率尔而对曰③:“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夫子哂⑤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和王安石的关系是非 常特殊的。欧阳修对王安石有提携之恩,王安石曾经对友人曾巩说:“非欧公无足以知我。”1070年,王安石升任为宰相积极推进新法,这一年王安石49岁,而欧阳修63岁。63岁的欧阳修于青州上疏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并指出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病。…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⑫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逐,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⑬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 赵襄主:赵襄子,赵…
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③告④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⑤,将过⑥尊亲。”乃共克⑦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⑧母,请设馔⑨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⑩拜饮,尽欢而…
一、原文: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
冬日夜晚,闲来无事,再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感悟颇多,胡乱以文字记之。 北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时任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司马光成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最主要干将。在这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长信,以朋友的身份劝说王安石改弦易辙,放弃变法,这就是有名的《与王介甫书》。 在信的…
原文 祖逖(tì),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①中原。后与刘琨俱②为司州③主簿④,情好绸缪⑤,共被同寝⑥。一日,中夜闻鸡鸣,祖蹴⑦琨觉,曰:”此非恶声也⑧!”因起舞庭中。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注释 光复:收复,恢复。 俱:一同。 司州:古州名。 主簿:负责文书的官员。 绸缪(chóu móu):交情深切。 寝…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①。父世观津人②。喜宾客。孝文时③,婴为吴相④,病免。孝景初即位⑤,为詹事。 梁孝王者⑥,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⑦。是时上未立太子⑧,洒酣⑨,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⑩。”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11),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12),上何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