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诗仙李白,其卓荦诗才也不能离开反复习写。“其实天才纵逸的另一面,是极度勤奋地学习与修改。”《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也是青年时期的李白倾注心力的学习文本,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周勋初认为,“李白苦练基本功,曾三拟《文选》,在临摹前人作品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也推动李白在赋、乐府、古诗等领域的成就。”如若写不好,便烧掉重新写,其模仿江淹的《恨赋》之作《拟恨赋》,还存其集中,便可看出其勤苦学习的痕迹。
李白那些看似浑然天成的诗句,也可能经过千锤百炼与反复琢磨。李白称自己“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古风五十九首》是他一生最用力也最为重视的诗作。李白效仿阮籍《咏怀诗》而作《古风》其三十九,全诗12句,其正本和别本竟有8句相异,可见李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陈尚君认为,李白原先的版本写“杀气落乔木”的伤时之思,又写“曲终涕泗澜”的思乡之情,这样的交叉写法并不能聚焦读者的感情体验;而修改后的版本从“白日浮云”,写至“雀栖凤凰”,暗喻忧时悲歌,经过作者删改后的正本更优。而《古风》其二十七更为有趣,李白在其初稿中写美女高节,却在定稿中改成了美人岁暮的悲哀。可见李白修改作品数量之广、幅度之大,是作者本人勤于增删打磨文本的有力佐证。
李白曾因“北门之厄”被人戏谑为“古惑仔”。当时正值李白初游长安,他参与了斗鸡活动,与这群喜爱斗鸡的纨绔子弟群体发生了冲突,李白深陷其中,多亏友人陆调相助,他才得以逃脱。李白以此事件为基础作诗《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初稿写成后,李白又对此诗大量删削,最初版本共有60句,而在后来版本中则仅保留42句。经陈尚君考证,李白删掉了早期对于自己身陷困境的片段,例如将“君披万人丛,脱我如貔牢”一句改为“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弱化了“貔牢”等过于狼狈不堪的叙述。“李白集中自我修改之例极多,这些都能够证明诗仙的努力与勤奋。”
来源:文汇报 | 邢晓芳 孙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