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李白的《古朗月行》之前,我们先看看另外一篇古诗《朗月行》,它是一首古代乐府诗,是
南北朝时期鲍照
所写。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
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
靓妆坐帷里,当户弄清弦。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
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
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
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
整个诗句描绘了一个美女佳人对月当歌的场景,画面非常唯美。
李白的《古朗月行》也是描写月亮,但与鲍照的《朗月行》风格完全不同,
内含深深的忧虑之情
。
我们先了解下《古朗月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
安史之乱之前,当时的盛唐已经处于烈火烹油的状态,表面繁华的背后蕴含着深重的社会危机
。
安史之乱
唐玄宗宠信杨玉怀,杨国忠擅权把持朝政,安禄山拥兵自重,随时准备叛乱。
洞察明晰的李白忧国忧民,通过写月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很多人都会背诵这四句。
唯美地表现了月圆之夜的美景,圆圆的月亮高挂天空,类似仙境一般。
传说月亮中有嫦娥,有桂树,还有玉兔。嫦娥偷吃了西王母给予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独自一人飞升到月亮上去,留下了
嫦娥奔月
的故事。
这四句描写月亮逐渐升起来,视线从低到高先看到仙人的脚,再看到圆圆的桂花树,又看到在捣长生不老药的玉兔,整个画面完整地体现出来。
古代帝王一直追求长生不老,黄帝得道升天,留下
龙去鼎湖
的成语故事。
秦始皇派童男童女去东海蓬莱求取仙丹,以后的各个帝王几乎都让术士练仙丹供给自己服用,结果是脾气越来越坏,死的越来越快。白兔捣长生不死药,给谁吃呢?
自然只有帝王才可以。
满则溢,盈则亏是自然变化的规律
。月圆之后自然是月蚀,这里想象成蟾蜍把月亮咬掉一口,蟾蜍蚀圆影,亏蚀的月亮自然光线昏暗不明,结果就是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指的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后羿是一个古代的英雄,他射掉9个太阳,为民除害。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这四句话怎么理解呢,从月亮又联系到了太阳、后羿,跳跃比较大。
在古代,
太阳一般指代皇帝,月亮指代臣子,包括内宫。
在当时,唐玄宗受到杨玉环、杨国忠这些人的迷惑,哪里有一位像后羿一样的英雄来为民除害呢,能除掉安禄山这个巨大隐患呢,茫然四顾只有摇头叹息。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面对着如此的巨大潜伏祸患,无职无权的李白只有恺然长叹,虽然满心忧伤又能怎样呢?毫无办法,只有寄情于山水了。
我们了解了
安史之乱破坏的严重性就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忧愁不是没有道理的。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全国人口大约
5200万
,安史之乱以后只有
1600多万,
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二,所以才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安史之乱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