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一劳动节,一起到诗词中寻觅劳动者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古人对乡村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歌咏。
读劳动诗词,为劳动点赞!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诗中最后两句,“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是全诗主旨的所在,
展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在
列日
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中劳作的情景
,那一滴滴汗珠掉在炎热的土地上,告诉了人们粮食是如此来之不易。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坐着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春日喜雨,万物复苏,令人眼明心亮。
万草千花一饷开的描写夸张但形象。邻家鞭笋过墙来兼职就是和谐社会的写照,不只鞭笋,隔墙的果树藤蔓,墙外结瓜的事常有。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平淡自然,清新质朴,言简意长,真挚感人,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田园劳作之乐的惬意、闲适。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
通过反复咏唱,我们仿佛看到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山坡旷野劳动的身影,听到她们的歌声,感受到她们采摘时的欢快心情
。
《诗经·豳风·七月》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是一副瑰丽的农耕图,
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
不御
,惆怅远行客
。
此诗写出了春天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
出神入化地表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之情。
《畲田调(其一)》
北宋·王禹偁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畲田调(其四)》
北宋·王禹偁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互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诗中描写农民互相帮助、自耕自足的生活。
诗人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表达了农民的真实心声。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
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作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
《望江南·超然台作》
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生活。
农村人民是如此淳朴真诚,农村景物是如此清新,这自然会引发词人的归隐之心。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南宋·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这首描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
想通
的质朴向上的感情。
《农谣》
南宋·方岳
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
青裙老姥遥相语,今岁春寒蚕未眠。
因为蚕未眠而担心,养过蚕的人才知道,蚕不眠就无法蜕皮长大,无法吐丝结茧,就像庄稼不能收获一样。